美国国会图书馆档案室一角 日前,一个来自荷兰Delft大学的科研团队在英国科学杂志《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利用单一原子存储信息的可重复使用存储设备。 《自然纳米技术》报道称,理论上该技术能够在一平方英寸(大约一个SD卡大小)中存储500TB的数据,这相当于在0.1平方毫米的面积里存下整个美国国会图书馆里的所有档案和书籍。不过,目前该团队展示的实际效果只能在0.1平方毫米里存入1KB。 其实物理学家们早在25年前就具备了原子控制能力。1990年,物理学家DonEigler就已经可以利用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将35个氙原子排列成“IBM"字样。但是,由于原子在常温条件下极端的不稳定性,控制原子的技术成本很高,加上适宜的存储介质(即使用哪种原子)不好确定等原因,使得科学界采用原子存储数据的想法一直未能实现。 1990年物理学家DonEigler用35个氙原子排列成“IBM"字样 这些年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使原子存储成为可能。 Delft大学的科研团队在一块预先排好栅格的铜板上吸附氯离子,然后通过最新的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和一个特殊的“镊子”,控制氯原子在栅格中的分布,将氯原子和空隙排列成不同的组合,分别代表二进制的0或者1,从而实现了数据存储。具体的原子和空缺排列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中深色的表示氯原子,浅色表示空缺,每四个方块表示一个栅格,每个栅格表示一个数据位,每行栅格表示一个字节。图中的一行用二进制ASCII编码的形式表示了小写字母e。 这种实现方式相对于1990年的做法有两点主要优势。 首先,因为原子周边都是空缺,因此完全可以细微地在栅格内按照原子固有的方式运动,相对于物理学家DonEigler将原子固定在一个点的做法,这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还带来了一个好处,从前需要液氦-210℃低温才能实现的原子控制现在-196℃就能满足要求。 另一方面,由于科学家可以在每个栅格做标记(比如在左上角放一个其他原子),这大大提高了数据的读取速度。从前需要一个接一个栅格地完整读取,然后再回头判断已经读取的数据是否正好满一个字节,现在只需要顺次读下去,碰到标记表示一个字节就行了。因此从前读取一组数据可能需要长达几天的时间,现在只要几个小时就OK了。 当然,该技术目前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比如液氦-196℃低温环境的成本还是很高,并且无法实际应用,虽然速度相对从前快了不少,但还是不能满足日常需求等等。不过,令人兴奋的一点是,该技术或许对未来的原子存储技术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期待着今后更大的突破。 来源: 网络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