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主板维修关键测试点的频率以及电压
可POWER ON 時 先量測基本電壓 各項CLK 基本之RESET
1.基本電壓含:
VCC3: 3.3V
VTT: 1.5V
VCC25: 2.5V
VCC333: 3.3V
VCC: 5V
VCORE: CPU之工作電壓(是CPU OR 電壓治具而定)
POWER_OK OR POWER_GOOD: 3.3V
CPU 之參考電壓: EX: VGTL:1V
可POWER ON 時 先量測基本電壓 VIA SOCKET462 系列
2.各個RST含:
PCIRST : 由HI準位到LOW準位 (5V or 3V)
AGPRST : 由HI準位到LOW準位 (5V or 3V)
CPURST:可分 (1)586 : 由LOW準位到HI準位 (3V)
(2)686 : 由HI準位到LOW準位 (1.5V)
(3)Socket 462系列: 由HI準位到LOW準位 (1.7V)
(4)Socket 478 系列: 由HI準位到LOW準位(1.5V)
CRESET : 由HI準位到LOW準位 ( 3.3V)
RST_BT : 由HI準位到LOW準位 (3V)
IDE_RST : 由HI準位到LOW準位 (5V)
3.各項CLK含:
(1)ISA: 14.318MHz(OSC 由CLKGEN來)
8MHz(BCLK 由南橋產生)
(2)PCI: 33MHz
(3)AGP: 1X: 33MHz
2X: 66MHz
4X: 133MHz(UAGP 有132PIN)
(4)DIMM: 66MHz ,100MHz ,133MHz.
(5)DDR: 100MHz,133MHz,166MHz,200MHz.
(6)CPU: 66MHz,100MHz ,133MHz.
(7)北橋: 66MHz,100MHz,133MHz,200MHz.
(南橋: 14.318MHz.
48MHz.
33MHz.
(9)I/O: 48MHz or 24MHz
INTEL 478 系列:
(1)PCI: 33MHz
(2)AGP: 4X: 133MHz(UAGP 有132PIN)
(3)DIMM: 100MHz,133MHz
(4)CPU: 100MHz,133MHz
(5)北橋: 66MHz ,100MHz ,133MHz
(5)南橋: 14.318MHz
48MHz
33MHz
66MHz
(6)LPC I/O: 33MHz,24MHz,48MHz.
*以上皆正常後 才上CPU AND DIMM 測試 是否開機
Socket 462 系列:
(1)PCI: 33MHz
(2)AGP: 4X: 133MHz(UAGP 有132PIN)
(3)DIMM: 100MHz or 133MHz
(4)DDR: 100MHz,133MHz,166MHz,200MHz.
(5)CPU: 100MHz or 133MHz
(6)北橋: 100MHz or 133MHz
(7)南橋: 14.318MHz
48MHz
33MHz
66MHz
(LPC I/O: 33MHz AND 24MHz
*以上皆正常後 才上CPU AND DIMM 測試 是否開機
(1)PCI: 33MHz
(2)AGP: 4X: 133MHz(UAGP 有132PIN)
(3)DIMM: 100MHz or 133MHz
(4)DDR: 100MHz,133MHz,166MHz,200MHz.
(5)CPU: 100MHz or 133MHz
(6)北橋: 100MHz or 133MHz
(7)南橋: 14.318MHz
48MHz
33MHz
(1)各种连接线短路、断路故障
各种连接线不该通处短路,该通处断开不通;IC芯片、电阻、电容、三极管、电感等元器件引脚断、短路、击穿;连线、引脚与电源、地线短路导通;印刷板线断开、短路以及焊盘脱落等。这些都是常见故障。
(2)DMA控制器和辅助电路故障
DMA控制器功能较强,故障率较高;辅助电路芯片及输入信号电路亦容易产生故障。
(3)RS-232串行接口控制器故障
PC机中的串行接口控制器有独立的,也有与其他接口合在一起的。串行接口故障率较高。
(4)时钟控制器、总线控制器故障
时钟控制器、总线控制器、总线驱动器、控制命令芯片,均有可能存在故障。
(5)内存芯片RAM故障
PC机中内存芯片较多,利用率较高,芯片本身故障率也较高。
(6)数据总线故障
主板中的CPU、存储器、I/O设备的数据传输总线、总线缓冲寄存器/驱动器等,亦有程度不同的故障发生。
(7)地址总线故障
表现在主板中CPU传送地址的地址总线、地址锁存器及地址缓冲寄存器/驱动器等处。
(8)内存控制信号与地址产生电路故障
指RAS/CAS行/列地址选通信号、行/列地址延时控制信号及行/列地址的电路出错。
(9)个插座、引脚松脱等接触不良故障
指芯片与插座因锈蚀、氧化、弹性减弱,引脚脱焊、折断以及开关接触不良而产生的故障。
(10)I/O通道插槽故障
指I/O通道插槽中的铜片脱落、弹性减弱、折断短接,插脚虚焊、脱焊、灰尘过多或掉入异物而产生的故障。
(11)特殊情况引起的故障
指受冲击、强震、电击、电压突然升高、负载不匹配或设计不合理而产生的故障,以及因安装、设置及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人为故障。定时器、计数器、中断控制器、并行接口控制器的芯片亦会产生故障,但故障率一般
很低。
(12)电源控制器的故障
一般电源输出控制器电流较大,发热量大,如果控制芯片或集成块的质量不佳或散热不良,故障率较高。以及它周围的电源滤波电容因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下,也会因为电解液干涸造成失效,从而引起电源输出的纹波增大造成主板工作不稳定。
上述故障并非产生在一块主板上,其中有60%左右的故障会导致主板不能启动工作;有35%的故障将使主板的工作不正常;另外5%左右为随机的特殊故障,表现为主板状态不稳定、硬盘有坏道,不能正常装入WINDOWS或使用不稳定
解决方案:
1)用分区软件将坏道分为一个区或几个小区,然后将该分区删掉即可,此法适用于硬盘坏道比较集中的情况。
2)用NORTON8.0以上版本所带的WIPEINFO.EXE文件,擦除有坏道的驱动器再重装软件即可,此法适用于坏道比较分散的情况。
3)用DM软件低格硬盘。
4)用PCTOOLS9.0的DISKFIX修复硬盘。
2、用主板自带的低格程序低格硬盘后,硬盘数据仍然存在,与未低格前一样
此类现象比较常见,我们只要变换硬盘的mode模式即可解决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将LBA模式变换为normal或large模式,待低格硬盘后再变换为原来的LBA模式即可解决问题。
3、不能用FDISK进行分区,或某些分区不能删除
此类故障是由于分区信息有错误造成,一般是人为造成,我们在某些原装机上经常见到其某个分区不能删除的现象,其实它的那个分区是用来恢复系统所用,倘若我们要删除其分区以增大硬盘使用空间,可借助norton8.0自带的diskedit将其第一扇区的数据全部以“0”代替,然后写进去,即可予以解决。
4、计算机在内存检测完成后死机且键盘无响应
此类故障常见于现在的新式主板,如810、815主板,由于现在主板的IDE口设备都是每次启动电脑时自动检测设备,不是像以前的老主板在CMOS内检测硬盘,是以当电脑启动时若IDE设备接线错误,会导致电脑长时间检测IDE设备而停止响应。此时我们可以检测接线是否正确及IDE信号线有无问题来解决该故障。
5、硬盘主引导扇区损坏,系统无法引导
解决方案:
1、用FDISK/MBR命令恢复引导程序。
2、系统文件损坏后在其他机器上备份系统,用SYS命令重新传输系统即可(WIN95、WIN98的系统文件可以共用)。
6、提示C:DRIVE FAILURE RUN SETUP UTILITY,PRESS(F1)TO RESUME
此类故障是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所以从软盘引导硬盘可用,只要重新设置 硬盘参数即可。
7、提示:NO ROM BASIC
此类故障是由于没有设置激活分区引起,用FDISK设置激活分区即可。
8、提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
解决方案:
1、进入CMOS重新设置硬盘参数。
2、系统引导标志被更改,如果分区信息在需要格式化,分区不在需要重新分区。
9、提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解决方案:用软盘启动重新传输系统即可,如若不行,那就只有重新分区格式化了。
10、提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
解决方案:
1、重新分区格式化
2、如0磁道损坏需要低级格式化,然后用SET COMSPEC(指定COMMAND文件位置),使得COMMAND远离0磁道。
当硬盘出现分区故障后,希望用户先用上述方法解决,若不成功,对硬盘分区格式化是解决软故障的基本方法,但信息将被清除。其使用原则是:能用高格解决的不用分区,能用分区解决的不用低级格式化。
11、在586电脑上将硬盘软件装好后,在486电脑上不能使用
此故障是由于586电脑将硬盘采用了LBA模式,而486默认的模式是NORMAL,所以只要将CMOS的NORMAL改为LBA即可。
12、无论在第二IDE口,还是第一IDE口接入光驱或硬盘后,主硬盘都不能用,但硬盘参数又能检测到
此类故障比较特殊,常见于老式586电脑上,解决方法是将硬盘的主、副跳线换一下,即从盘变主盘或主盘变从盘。
编后话:硬盘故障典型的一般只有以上几种,个别的也可采用以上方案解决,如硬盘出现坏道后,可以引发与读盘错误、死机等一系列故障,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由于硬盘电缆线质量不佳或某些主板驱动程序的ATA66总线程序未安装而导致计算机速度过慢的现象(笔者就曾遇到过两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