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条50毫米长的短连线解决长虹LT46730E液晶电视二次不能开机的技术难题】 关于“长虹LT46730E液晶电视机”设计质量问题的建议 龚学长 我于2010年8月20日,在绵阳乐家易商贸连锁有限公司购“LT46730E液晶电视机”一台,于2012年9月底出现二次开机困难:即送电后,电源显示正常,摇控和按键均不能开机;有时关机一段时间后,又能开机;有时一个晚上都开不了机。报修后维修人员先后多次上门修理,其中返回公司维修两次,先后将 主板、逻辑板和电源板都换了(其中主板换了二次),都没有修理好。直到今年8月,我仔细分析和观察一个多月后,终于找到故障原因,将电视机修好。其原因属设计上的技术缺陷造成,维修人员在理论上达不到这样高的水平,不能责怪他们。 一、维修过程: (1)报修后贵公司于2012年10月1日派人上门服务,维修人员检查后认为是主板的问题,更换主板后,电视机能正常开机,交了维修和主板费共计500元。 (2)十多天后又出现不能开机状况。维修人员又换了一个主板,正常看了一个星期左右,电视机在正常观看中突然发生“啪、啪”的噪声,屏幕图像也乱了。而且不能摇控关机,关掉外部电源后,开机又是噪声。维修人员到家检查后认为是逻辑板坏了,只有返公司维修。 (3)公司派车拉回公司并修好后,于2012年10月19日送回。这样正常看了不到一个月,又出现不能正常二次开机状况。开始时关机一会儿又能开机;后来要关机一个小时左右又能开机;再后来一晚都开不了机,但第二天又能开机;再后来连续两天都开不了机了。公司派人看后,又决定返回公司修理,我叫他们把电源板也换了,这样主板、逻辑板、电源板都换完了。 (4)2012年12月24日16时修好后再次送回,这样又正常看了一个月,又出现不能正常二次开机状况,要关机一会儿才又能开机;有时要关掉外部电源几次才能开机。到2013年2-3月份吧,又是一个晚上都不能开机,第二天也不能开机了。维修人员来后,打开电视机后盖,测量电压后,试着试着又能开机了。维修人员说这是一个系统软故障,返厂也不好修,叫先看着,实在不行了,也就是彻底坏了才好修。我也是从事电气设备自动控制技术研究的工程师,也知道这种软故障不好找。 就这样一至将就着,有时不能开机了到第二晚上再开机。2013年7月27、28日,连续两天都不能开机了,29日维修人员到后,如前所述,打开电视机后盖,测量电压后,试着试着又能开机了。 维修人员说,这种情况不好找,建议我最好买一维修保险,约450元管两年。两年内本电视机出现任何情况,换所有的元件和维修都不收钱。而且家里的所有的其它电器维修时都打折收费,条件非常优惠。我想了想说“让我考虑几天吧,需要时我打电话找你们”。 当时心里想,还是应该和以前一样选择松下电视机多好啊! 我仔细回忆了整个电视机的故障和维修过程,又上网搜索了“长虹电视二次不能开机的检修方法”,发现全国各地好多专门维修长虹液晶电视二次不开机的公司,修理的方法也不少,但是我认为他们都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我想我的电视的所有电路板都换了,只有液晶屏没换了,电路板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5)没有几天,2013年8月8日,电视机又不能开机了,我自己打开电视机,一量,5V电源正常,45V也有,但是就不能二次开机。量几次,关掉几次外部电源后,突然又能开机了。我想送电后应该只有5V电源,45V应该是二次开机后才有。是不是45V的参数配置有问题呢?因为每一次都是用万用表量了几次45V电压后,突然又能开机了。 因为以前我的“九洲机顶盒”也出现过电源的自举电阻匹配不好,并联一电阻就修复的现象。另外、以前我在修自己的松下16比9、32寸电视机时,发现两芯片的控制引线末端都串有一只56Ω电阻,当时不知道起什么作用,后来在自己做电路仿真试验时,才知道是一只去耦电阻,防止控制信号“终端反射”引起信号失真和干扰现象。长虹的有没有呢? 于是我就在45V电源与主板“零”之间,并一只5.1MΩ电阻(模拟万用表内阻),又能正常开机了。不两天又要关机一会才能开机了,我又将5.1MΩ电阻换为2.2MΩ,隔两天就不行了,又换为7.3MΩ、9.5 MΩ不两天又不行。我想应该不是45V电源的问题了。 2013年8月15日,我把并联的电阻取掉,默默地对着电源板和主板观察了二个多小时,我看到电源板至主板的引线上,有个插头的引线与其它引线相铰链。因为这些引线有电源线和控制引线,是不是它们互相干扰了不能正常开机呢?于是我把该插头重新插了一下,理顺了引线,一开机就正常了。当时心里好高兴啊!认为找到问题了。但是不几天又不行了,我又把电源板和主板的引线理开一些,并用绝缘线固定,防止在运行振动后又不行了。在整理引线中,发现引线间的间距大了,也开不了机;近了也不能开机,在某一状态下才能开机。 2013年8月30日,电视机又不能正常开机了。我又打开电视机后盖板,又苦苦地观察了两个多小时。我看到电视机的按扭开关的引线是接在电源板上,没有直接接到主板上,我想这几个按扭的引线应该经过电源板与主板的引线插座连接到的主板。是不是主板与电源板的电磁谦容性不行造成的呢?这该怎么修呢? 1、我首先想到的是不是两板的引线不好,一看引线都比较结实,不会有断线,接插件也很好。 2、其次想到的是不是三个板的“零”线都是用的电路板安装架连接通的,因为每个板的“零线”都通过固定螺栓与支架相通。真是这样的话,那是设计上的最大错误,因为支架是钢件,在电路中具有自感电势,虽然面积大自感电势小,但是在超高频信号下是不能忽略的。在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中是绝对不能用它作为“零”线通道的。 3、另外是不是两板的“零”线引线截面积太小,两板的引线又太长造成的呢? 思索半天,决定在电源板和主板间并一根1.5m2的引线。但是、并联了这一引线后,两板之间的电气参数又发生了变化。会不会出现上次换主板后又发生逻辑板损坏的现象呢?把主板烧了又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决定试一试,烧了就烧了。于是我找来排线,用5根并在一起(这样对高频信号比一根相同截面的好),接在两板的固定螺栓上(如图1所示),引线长度约50mm。提心掉胆地试着开机,啊!哈!好了!而且开机时电源显示二极管的方式与以前不一样,以前是都是长闪,先亮上面后亮下面,现在是下面先短闪一下,才上、下长闪,然后二次开机的。 高兴下来又想,会不会重复以前的现象呢?好几天又不行了呢?那只有观察了。一个月没有问题,两个月仍然正常,到现在半年多了,还好着。问题终于找到了。这是总体设计上的技术问题,维修人员是找不到这样的故障的,他们在理论上达不到这样高的水平,不能责怪他们。 二、总体设计缺陷及建议: 1、总体设计人员没有协调好主板、逻辑板、电源板设计人员的元件布置: 从电视机后面看,电源板、主板和逻辑板分布如图1所示(注意没有按比例画图)。从图1看出,电源板至主板的引线插座,主板太靠上,太源板太靠下,这样造成引线过长(约150mm)。主板和逻辑板的接口设计就更没有道理了,引线长达300多毫米。要知道这些都是高速数据传送通道啊! 这是电气设备自动控制中最忌讳的设计方法。两板间的引线应控制在最短的范围内,哪怕就是短10mm也好,这样以减少引线间的互感,减少干扰。这一点在松下电视机做得特别好,两板间的连接是用的铰链式联接器直接连接的,两板的硬引线不到20mm。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图 1 正确的设计布置应该如图2。即电源板至主板的引线插座向上移,使其与主板接口对齐;主板与逻辑板的数据交换接口要设计在下面,与逻辑板接口对齐。安装时两板的安装距离也要控制在10mm以内。三个电路板的安装中,要以逻辑板为主,因为逻辑板是与液晶屏交换数据的,它的位置是固定的。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图 2 这样电源板和主板、主板与逻辑板的引线都会少于50mm。当然有关相应的接口元件也应布置在插座旁,不然外部引线短了,在电路板上的引线又增长了。 2、“零”线与安装金属骨架的连接点太多,更不能当作“零”线通道:原电路板每个板的每棵安装螺钉都将电路板的“零”线和电路板安装骨架连通。这样造成电路板之间的数据交换的回电流要经过安架骨架分流。本来“来回”一对线的高频电流对外部的互感电势是很小的,这样一分流就增大了对其它引线的互感电势,造成一定的干扰。 在电气自动控制设备中,安装金属件与各板的“零”线都是绝缘的。当然电气自动控制设备的电磁谦容性要比电视机要求高得多(同模5000V,异模2500V),交流耐压也高得多(50Hz、2000V,1分钟)。考虑到金属骨架在液晶屏与电路板之间起到一定的电磁蔽避作用,“零”线也只能在电源板上与金属骨架连接。这好比蔽避线一样,蔽避层是不能作为“零”线通道的,蔽避层在一端接“零”的蔽避效果最好。 3、主板和逻辑板最好采用4层电路板(另两层为电源层),以减少电路板面积和增大电路的电磁谦容性。 4、建议板与板之间的数据交换接口增加光耦,光耦同样要布置在插座边。这是电气自动控制设备中最常用的用于提高设备抗干扰能力的方法。在控制110V、220V电感元件时,常常采用两级光耦再加继电器出口控制的输入和输出方式。 最后还要说一下,长虹的售后服务还是不错的,除了第一次换主板收了500元外,以后的换主板、逻辑板、电源板以及拉回公司维修,再送回安装等等都没有收钱,服务的态度也非常好,反应的时间也很快。 有关我的电视机售后服务信息,请到绵阳售后服务部查询。 电视机型号:LT46730E 机身条形码:D775001151003640040000NC 2014.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