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多数中国人来美国,即使不是为了致富,也是为了学美国的致富之道的。人们常常忽视的,是如何学学美国人的穷。
刚来美国的中国人总会发现,美国人的手头之紧,往往超出中国人。要看花钱的作派,似乎美国人比中国人还穷不少。我的一位美国朋友,父亲是一个顶尖名校的校长,年薪50多万美元,和其他几位挣得最多的大学校长的年薪一起写在报纸上。她姐妹二人,都受常青藤的教育,自己刚刚拿到博士学位,夫君(一位著名物理学家之子)也开始在一所常青藤名校教书了。可是她的“穷相”,却常常令我吃惊。
一次,为送我妻子去日本研修,她和她丈夫开车带我们出去吃晚饭。回来的路上,她突然问我们是否介意绕一下,去给她即将出生的孩子买几件衣服。她此时怀的是第一个孩子,什么衣服还都没有。我们当然满口答应。但令人吃惊的是,她竟开到一家旧货店,买了几件人家用剩下的婴儿衣服回来,路上还一个劲儿地说,小孩的衣服太贵了,实在买不起,等等。我妻子听了心里直摇头,觉得她太亏待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了,于是到日本后,赶紧买了一套上好的婴儿新装,航空寄给她。
我们的这位朋友不是个小气人。相反,她接人待物中规中矩,是我们在美国多年最好的朋友之一。其实在我们所在的耶鲁大学,像她这样的节俭也不是个极端的例子。耶鲁之富,在美国是出名的,乃至能把一个学生餐厅修得像个宫殿。一位艺术史系的前辈一次对笔者开玩笑说,把耶鲁艺术画廊的名画卖几张,就够在中国建个大学了。无怪耶鲁能成为美国传统的贵族学校。
最近一位社会学教授作的研究表明,虽然经过多年平民化的改革,如给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奖学金等等,富裕家庭对耶鲁这种精英学校的垄断,比布什他们上学时还要严重。不过,在耶鲁周围的街头,你还是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旧床垫已经被扔到垃圾箱那里,但两个学生模样的人对之审视一通后,高高兴兴地抬回家去。学生买旧东西的习惯,更不用说了。
美国是个优遇富人的社会。但在美国社会最受人尊重的、最出风头的,还是所谓白手起家的富人,即英文中的所谓self-made man。即使是富贵家庭,也非常注意让孩子吃苦、自立。甚至有些富人会有这样的意识: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养尊处优,等于剥夺了他们成为自己这种self-made man的机会,真正的人生领略不到,风头也出不成了,这对孩子不公平。
因此,孩子从小为挣零花钱而打工,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年轻人哭起穷来,也从不像许多中国人那样遮掩。我那位朋友作为大学校长的女儿,生了孩子,全家*丈夫一个助理教授的工资,挤在顶层的一居室里,过得紧紧巴巴、连滚带爬。双方父母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每周都兴高采烈地来看自己的第一个孙子。但看完无例外地一拍*股就走,经济上谁也不伸手接济一把。唯一的经济支持,是她父母把自己用旧了的一辆车,以优惠的价格卖给她。我看了看那俩车,就是不优惠,满打满算也就几千块钱。大学校长还开这种破车,多少叫我有些吃惊。
但是,这一不可思议的“穷相”,正是美国精神的体现,也是美国长期繁荣的根基。笔者不否认,美国照样有许多富贵的败家子。但主流社会的价值却是:不管你是谁,要想拿到钱,你必需证明自己的能力!美国的富家子弟时有“穷相”,但他们的富贵却能常盛不衰。作为一个国家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查诸历史,发达的文明总是被富裕所腐化。结果丰衣足食变成了骄奢淫逸,慷慨大方变成了挥霍无度。富贵子弟常常荡尽家产,一个个辉煌的大帝国崛起又衰落。哲学家罗素说文明的最精彩之处出现在其将熟未熟之时,因为文明一旦成熟,就难免被自己的成熟所腐化,走上衰落之途。古代希腊、罗马都是如此。大英帝国,据说也因为其统治阶层的“绅士化”而衰败。
日本的汉学大师宫崎市定,40年代曾写了一本《东洋的朴素主义精神与文明主义社会》,称中国的文明不断因“过熟”而衰败,又不断得益于“野蛮民族”的入侵、借助新鲜血液去掉烂熟的传统、找回文明的动力,进而一再复兴。这当然有为日本当年征服中国的侵略行为立言之意,但16、17世纪东来的欧洲传教士已经注意到:中国人沉溺于富裕的生活,无力打仗,容易征服,而日本人却是天生的战士,等等。从世界文明史的立场看,美国人虽富而似穷,在一个生活舒适的社会中能够保持艰苦卓绝的本色,因而使这一史无前例的大帝国能够保持朴素主义的文明动力。
上 页 1 2 下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