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篇:SUPER I/O一变 差价300%
- m" R$ A, Y; N: u5.SUPER I/O' H+ F' {. t s/ O5 q3 p
d1 H1 p, Y2 A% W% b9 D6 S在USB越来越流行的今天,我们使用并口和串口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不过还是有客户需要这样的接口。在这方面,笔记本厂商大多使用一些台湾企业的芯片,比如WINBOND等。而稍好一点的会使用NS的87391/87392/87393系列的芯片。由于这些低速接口对传输性能没有太高的要求,而用户平时使用的时候也不会对这些端口有太多的期望值,所以对厂商来说,这些端口只要能用就行。; B. a# e2 @; [" F/ l/ J W8 N. ]
/ x- e* ^0 D1 }( }; i, u. x提供串并口的笔记本已经不多了
4 i# Z! n, w' B7 m2 ~# Q" p, _7 \1 K- e8 C1 K8 O
这里要提一点,如果机器没有软区、红外、串口以及并口的话,是不需要SUPER I/O的。
* T6 S6 ?6 ?# [* J. ~. O! P+ E, h8 g$ P9 |8 e9 U) U- {
提到红外,目前,SUPER I/O一般都支持红外。所以只要有串并口的机器加装红都不难,一般SUPER I/O都内建了红外的控制器,直接从SUPER I/O拉出引线到红外管即可。
8 w* y; g6 p _* P3 [4 I8 ~
# i( u% u0 L& M% j) E
% p$ }; K% B3 x1 w; F' a& J2 @1 ]$ K2 z' P( B0 p9 K; B& K
红外的好处还是很多,比如可以连接手机或者接收红外遥控器" u* k3 X- l2 D% m4 }8 A
: l0 w9 C5 B8 j; ^5 F8 [- S
而这里最让RD郁闷的是机器不需要串并口,而需要红外。有两个办法可以实现此功能。首先是利用USB的红外模块实现,也就是直接拉USB线到红外模块。但此法及其方便但代价及高,需要2美金左右(可以想像外面卖的USB转红外多么的暴利哦!),这么高的成本,老板是不可能同意的哦!而另一种办法是使用SUPER I/O,比如NS873XX系列,只有0.8美金左右,加上周边的电阻电容,不会超过1美金。而RD就比较郁闷,一颗100PIN的IC只用了其1/5的功能和1/3的PIN脚,嘿嘿!
4 g7 ?* t5 p( {. y/ B8 ]. f
. \! R% u! a# {4 ^4 L# ]' G$ Z硬件篇:20颗电容竟然拆到剩下8颗 成本down 130%# a8 \( l% H7 L
}. \ l9 l2 v" F2 t三、电容电阻以及一些小型的开关MOSFET(场效应管)
7 M. B% _' F. [
: s& K" y& P) a! R0 H9 j2 Q, m# J" H* ?4 z说完了大头,也别小看那些小小的贴片电阻电容什么的哦。虽然比起那些IC,电阻和小容量的瓷片算成单价,仅仅有零点零零零几美元/颗,但是对企业来说,只要是能节省成本的,为什么不做呢?况且那些东西在主板上的数量不少电阻电容加起来要超过1000颗呢!能省下100颗也能省下个几美分呢!- j3 h: j+ ^/ E9 m8 I5 i; F
# z v' \2 j: j
碰到极端的情况,COST死活压不下来的时候,RD都会动那些滤波电容,衰减电阻的脑筋。原来要10个0.1UF的滤波电容的,改成3个,衰减电阻就索性全删了等等。笔者曾碰到一个极端的情况。当时由于离老板指定的成本还差了一点,实在没的改了的时候,把CPU背面的那些个大电容(很贵哦,一般都在0.2~0.3美金之间)下了手,原来的20颗不到只剩下8颗还在坚守岗位。嘿嘿,后来机器还是跑的很欢哦,没啥事!(问我什么品牌?哈哈,商业机密哦,不好说的哦!)
3 O( N7 j! A. D1 L. v+ }$ [1 T
$ U* `+ F! p, D e" l# x s
% I g2 D i3 u; l/ {4 L4 ]1 \上面就是CPU需要的去耦电容,少几个没关系哦!) w( l f* h1 o& c5 |$ k
; b2 H/ R+ K8 o7 f" F对于那些做开关作用的MOSFET,比电阻啥的还是贵点。所以也是COST DOWN的重点。举个例子,对于一个信号的开关来说,用三个MOSFET能实现,用一个MOSFET也能实现,区别就在于用三个MOSFET的具有高的可靠性。在没办法满足成本预算的时候,RD一般都会将其精简,虽然对信号的可靠性和整机的稳定性稍微有影响,不过为了完成工作,这些也是不迫不得已的手段。而电容的质量也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这部分的区别我们在电源部分仔细分析。9 Q. ?, P' |- J
硬件篇:排线 优秀厂家产品使用次数高200%1 r' B" _2 Y* g1 |( |% N5 \1 M
; t! T3 i) ^5 O$ L! p
+ Q: Q2 A6 N1 {- D5 Q9 D9 L四、排线) K, c( Z0 i" r( m, T. n) C
/ m! ?2 H4 m$ |- G" ]: y c
这些FFC软线在主板里负责连接一些外围的设备,比如键盘,指点设备,以及LCD等。当然,他们也有好坏。好一点的厂商会选择FOXCONN、HAMMSTAR等,而差点的就多了,笔者在这里也就不多说了。由于这些排线连接着笔记本的各个部件,特别是像LCD那样的需要转动的部件,排线的质量就更值得关注了。# Z; A, Z. z' c' a0 P! f
! J$ j: D/ R, m+ @& C4 x
/ V+ Z1 }' Q+ A7 U7 w$ ~上图是TOSHIBA R150的LCD排线,用了金属丝来保护软线,同时达到更好的电磁兼容性效果。- n0 B/ S* z8 t& |
" [* z! @3 O* b# L2 C* B# d& e9 S* s5 p: o( }" ~2 ^6 f& W7 ^; K
三星X30的无线网卡延长线都用镀金接口,低价笔记本可没这个东西: p/ {) Y+ ^. q, T8 {9 S# ]) e
3 t, c# Y' [5 f( S
而为了保证COST,一些低价笔记本的软线,就不可能有那么好的待遇了。但关键不在此,对用户来说,实际能开合笔记本屏幕的次数才是最重要的。一般而言,好的笔记本,如SONY,IBM(G40)对他们的笔记本的屏幕要求开合能达到20000次和15000次。但二流的笔记本厂商对其的规格只有10000次,或者更少。2 V" _/ x1 k3 u4 h3 i9 i$ M
但是由于这些东西不是再外观上,或者短期的使用中能看出来的,等你发现的时候可能保修早就过了。所以碰到这样的情况,消费者只能自认倒霉。& S4 T& h, I6 `, {8 S# |1 ^; b
7 p; A, M+ J$ Q5 i* ^. T: ?硬件篇:键盘手感是最重要也是最不被重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