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复硬盘的基础知识
如果遇上了故障硬盘,首先别慌着动手。在开始“三板斧”循序渐进的维修工作之前,我们先来要了解一下有关硬盘维修必需的几个基础知识。
1.缺陷列表
首先要明白,现代硬盘的生产技术不能实现无缺陷的生产。不同成分的介质材料、抛光缺陷以及磁层杂质等,都会导致读/写数据时出错。大部分型号的HDD内部有两个缺陷列表:基本的P表(以下称永久缺陷列表,出厂时确定,P-List)和增长的G表(以下称增长缺陷列表随使用时间增长,G-List)。
永久缺陷列表是生产中产生的坏道列表,可供记录的数量很大。
增长缺陷列表是使用中产生的坏道列表,可供记录的数量有限。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P-List和G-List可以看作是屏蔽缺陷的记录区,凡是在P-List和G-List记录过的缺陷,硬盘都会予以忽略。P-List和G-List是较为专业的硬盘维修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名词,请大家务必了解!这两部分任何一个出问题都会引起硬盘故障。
2.HDD的固件
每一块硬盘都包含有部件运转所必须的一些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初始化诊断、控制主轴马达旋转、控制磁盘以及缓冲RAM之间交换数据的程序等。大多数型号HDD的固件微代码都存储在处理器的内部ROM中;某些硬盘也使用外部Flash ROM,还有些HDD的部分固件程序存储在磁盘上专门的固件区,而用来初始化和将固件数据从磁盘载入RAM的基本引导程序等则存储在ROM中。由于实际的固件模块在硬盘运行之前需要首先被载入到RAM中,所以他们被称为驻留模块。生产商将部分固件存储在磁盘上不仅仅是为了节省ROM空间,也是为了在发现微代码有错误时可以容易的修改。
固件区故障一般表现为: PC系统的BIOS无法检测到该硬盘或检测到该硬盘却无法对它进行读写操作。譬如硬盘通电后,磁头响一声,但马达随即停转;通电后,磁头正常寻道,但BIOS却检测不到;系统能正常认出型号,却不能分区格式化;又或者是能被系统检测到,却不能分区格式化等等。
硬盘产生故障和可以修复的内幕原因几乎都是和这两个基础知识相关的,当了解了这两点之后,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我们后面所讲的硬盘修复方法。
3.扇区缺陷
在众多硬盘故障中,扇区缺陷(即常说的坏道)的出现是最常见和最让人头疼的,你是否遇到过这些现象:
●在读取文件或程序时,系统反复读盘且出错,提示文件损坏等信息,或者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成功,有时甚至出现蓝屏。
●硬盘声音突然由正常的旋转摩擦声变成吱吱的怪音
●在排除病毒的情况下系统无法启动,出现“SECTOR NOT FOUND”或“GENERAL ERROR IN READING DRIVER C”等提示。
●格式化硬盘时,到一定程度停止不前,报错无法完成。
●系统开机都会自动运行SCANDISK扫描磁盘错误。
●对硬盘执行FDISK,到某进度反复进退或停滞不前。
如果出现上述错误,你可要加倍小心了,硬盘已出现扇区缺陷(即常说的坏道),维修已经势在必行! |